首 页 教育动态 文件公告 党务公开 政策法规 教育人事 招生考试 教学资源库 网络安全 下载中心 教育大观 娱乐天地
>> 您现在的位置: 济宁教育网 >> 专题栏目 >> 教师节专题 >> 2017年孔孟之乡最美教师 >> 正文
 

王红云---任城区唐口中学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9/5

 

 

    王红云,女,197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年度考核连年优秀,区劳动模范、市级教学能手、市优质课一等奖,省创新教育优质课一等奖,市师德报告团成员,市师德模范,市级优秀教师,省创造教育先进个人,省级课程资源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省文明家庭,参编多种地方教材,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的多项省市级课题均已结题,获国家专利一项。现为济宁市任城区唐口中学历史教师、教导处主任。从教以来,扎根乡村,俯首一线,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对得起良心!

 


    她出生在教育世家,父亲是一位一生热爱教育的老教师。受父亲的影响,中学毕业时,她毅然决然地把三个志愿全都填上了师范学校。那是一个秋阳灿烂的日子,她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了她所热爱的校园,登上了朝思暮想的讲台。乡村学校的教室很简陋,可在她眼里却是一座神圣的殿堂。
初为人师的热情和初为人师的不适应,使她陷入两难的状态。激情与苦恼,快乐与尴尬时常形影相随。她流过泪,打过退堂鼓,可她很快战胜了自己。她知道泪水中有快乐,失败中也有鲜花。随着教学的深入,她渐渐感到自己的知识量不足,为了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94年9月,她走进了济宁教育学院的大门,并且在校入了党。
    一、爱在远方
    95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当兵的。当时按个人条件,她完全可以选择其他职业的人,可她从小崇拜军人,崇拜军人那种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尽管很多人都说她傻,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军人。婆婆家并不富裕,三间土屋,屋内比屋外还低三十公分,甚至连厕所、厨房都没有。那时候,她心里就想:她找的是人,不是钱。成家生子后,才感到两地分居,生活的艰难。孩子出生 12天,丈夫就接到电令返回部队了,她初为人母的喜悦,被随之而来的艰辛冲得无影无踪。孩子三个月,她便上了班,同时接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她每天两点一线奔波于学校和家里,天天六趟,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从不例外。在那些风吹篱笆雨洗窗,泪花泡月亮的岁月,她默默的承受着生活的无奈选择……
98年,她公公不幸患脑溢血留下了偏瘫,婆婆已无法帮她照顾孩子。丈夫从部队回家探亲,因为孩子的事她们甚至争吵,最后,为了工作,她流着泪让丈夫把只有两岁的儿子带走,送交部队的全托幼儿园,这一去就是几年。儿子上车前的那声:“妈妈,再见。”让她许多个夜晚泣不成声;好多个梦里梦见儿子,张开两只小手喊着妈妈向她扑来,她激动地奔过去,抱起儿子亲了又亲,一气儿笑醒。醒了,儿子却不在身边,这时候她总哭着拿起电话就给丈夫打,可电话拿起了,又放下,她怕深夜吵醒了丈夫。星期天的电话,常常是儿子在那头哭,她在这头哭,儿子那句不变的话:“妈妈,我要妈妈,你快点来看我。”这让她心如刀绞,泪如雨下。作为母亲她不合格,作为军人的妻子她也不合格。为人母的心在夜里流泪,为人师的心又不得不把自己的笑留在了讲台。正是这样的情感煎熬着她,正是这样的生活磨砺着她,才使得她把自己的一腔心血全部倾注到工作中,倾注到学生身上,也只有让心忙起来,累起来,才能忘掉对儿子的万般思念,对丈夫的深深愧疚。正是这一年,她的成绩叫了响,在全镇三十多个教学班的情况下,她包揽了前八名(1、2、3、4、5、6、7、8),因此,同事给了绰号“八连冠”。
    那年春节一放假,她就匆匆背起行囊,带着满怀的歉意,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在部队的日子,她几乎是掰着手指过,她把所有家务全揽下。一个月的假期很长,可她觉得很短。她渴望那钟表的嘀哒声能变成十六拍的长音符。
    春节过后,尽管屋内依然生着小火炉,可北方的寒冷还是逼人。爱到外边玩耍的孩子感冒高烧,转成急性肺炎。看着孩子干裂的小嘴,听着孩子微弱的一声声叫着妈妈,她的泪就扑簌簌地落下。一天一天的吊瓶,孩子终于露出了花朵般的笑容,又跟在她的身后一声声甜甜地叫着妈妈。可日历也已翻到归程的那一天,可她该怎样向天真活泼的儿子说声再见。离别的不舍和学生的召唤交织在一起。情形拖延着,熬煎着……她该走了,她把儿子抱在怀里问儿子:“你喜欢妈妈吗?”儿子甜甜地说:“喜欢,我爱妈妈。”她在儿子的小脸蛋上亲了亲说:“妈妈也爱儿子,也想儿子,也舍不得儿子。”此时的她眼泪在眼框里直打转,她轻轻地对儿子说:“你先跟着叔叔出去玩,妈妈上街买点东西,一会就回来。”孩子很乖巧的玩去了,她和丈夫做了一个简单的告别,带着一颗流泪的心逃也似的踏上了返程的列车。那火车的鸣叫就像孩子的哭声,揪着她的心。她骗了儿子,坐在车上的她泪水再也止不住了……
    三尺讲台,很小很窄,可又很大很宽。因为那里载着她多年的梦想,种着她多年的希望,生活的艰难让她深深感到那里是她心的天堂,也是她心宁静的港湾。铃一响,那就是冲锋号,她就是战士,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只要一踏上讲台,她就会忘了困难和忧伤;只要听到一声“老师”她就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深深体会到她手中这份工作沉甸甸的份量。
    二、行在路上
    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她,不忘抓住每一个机遇,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2001年10月,市里组织初中历史课件制作比赛,有许多老师不敢报名,认为高手云集,乡村教师拿奖没希望。可她迎难而上,她从不懂得什么是课件开始努力,她从学习开机关机起步,可以说她站在了零的起跑线上,去追赶那已走远的人。如果说,她敢闯敢干,我想是因为她特殊的家境,特殊的生活磨砺,培养了她不顾一切敢拼的性格。当时,她校教学设备简陋,没有电脑,没有多媒体教室,更没有专业微机老师,她只好利用课余时间、周六、周日的时间去济宁市,请人指点,学习课件制作。有时为了上课学习两不误,甚至打的去打的来,半个月的时间,她吃不好,睡不香,直到刻录成光盘,她才算吃了一顿有滋味的饭。为了写好课件脚本,她反复推敲所用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词,甚至连每一个字的平翘舌她都查字典,一一注了音。当她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兖州东方中学响起时,当她娴熟地展示我的课件时,她赢得了在场所有评委和所有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当她以第一名的优势战胜了来自师专附中、曲师大附中等我市名校的一些高手时,她一个不知名的乡村教师,成了全市几百名教师谈论的焦点。
    三、泪在心里
    生活的艰难刺痛着她的心,她在工作中不断寻求着前行的方向,在灰色心境中她走上了一条心的苦旅。
比赛完毕,她的身体虚弱了下来,又引发了梅尼尔氏综合症,然而更让她伤心的是父亲的突然离去。尽管父亲生前曾给她捎信,让她星期天回家看看,说有话对她说,可她由于忙着课件比赛,竟然把父亲的话给忘了。当听说父亲病危急匆匆赶回家时,父亲已经走了,哥哥责备她,母亲数落她:“忙忙忙,你光知道忙,孩子你送到部队不管,你爹你不看,你爹到死都念叨着你和孩子。”她双膝跪在父亲身边放声痛哭……在好多个无眠的夜里,她一遍遍的扣问自己,为人母她合格吗?为人妻她合格吗?为人女她尽孝了吗?一个简单的“人”字,只有一撇一捺,她该怎么去书写?可她是教师,教师是个良心活,她只能站在普普通通的讲台上,为教育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她只能也只有用对学生的爱去书写她的“人”字。
    四、追梦异乡
    为了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为了做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较好统一,她开始拼命专研教材、思考堂课。她开始自费订阅了大量的订阅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问题》等大量的理论书刊,又自费选购了大量的省级优质课光盘,她利用节假日,在家反复观看,细细揣摩,这就使她的教学理念飞速转变,教学思维日渐成熟。
02年5月,她代表我校参加了我区初中历史教学能手评选,获得了第一名;随后又被推选参评市级教学能手,但这次比赛她只讲了第四名。这个让她欢喜让我忧的第四名,让她流泪,让她遗憾,让她沮丧。这个第四名,既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倦,又让她认清了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2003年春天,全省初中历史优质课评比在威海举行,她不想失去这次学习的好机会,她直接找校长谈了自己的想法:“校长,我想去威海听听省级课,充充电,我只希望学校能批给我三天的时间,至于一切费用,我自己出,课我找人调好,一定两不误。”校长听了深受感动,当即拍板。在威海的三天,她不敢有一丝的偷闲,生怕漏听一堂课,错失学习的机会,这时候她真切地体会着:“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的哲理。
    从威海回来,她在全校作了学习报告,带领全镇历史教师掀起了教改教研的高潮。而后又申报了区级、市级教改课题,填补了她镇教科研的空白。同时,使她镇初一、初二历史在03年区抽考中均获第二名,尤其是初三历史在03年中考,获全区第三名,这标志着她镇历史整体成绩走出了多年的低谷。此后,为了在教学路上幸福追梦,她一人多次自费去日照、德州等地听课学习。
    2004年2月,她又代表我区接受了市骨干教师培训中心的讲课任务,这个任务既给她带来了兴奋,同时也给她带来无形的压力。因为这毕竟是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讲好了,她能展示全区教师的风彩;讲砸了,她无以面对身后全体教师的期待和厚望。所以为了讲好这节课,她达到了痴迷状态,甚至连同事打招呼,她都没反应,她全身心的投入到如何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思维中,如何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怎样做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体现新的教育价值观,这些成了她反复思考把握教材的焦点。课件做了改,改了做。在试讲中,她反复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最终,在金乡师范的这节课点燃和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学生的精彩发言,让在座的每一位听课教师一次又一次地为之鼓掌,当时的场面让她再一次感到乡村教师并不比城市的差,这种场面也让她深深地感悟到:学生的思维是无尽的宝藏,就看教师是如何开启、挖掘。正是这节课,让她更深一层的认识到;身为教师,无论你是有名或是无名,无论你是成功或是失败,与你相伴岁岁年年的是你的学生,学生是教师成功与失败的载体,离开了学生教师将一无所有。正因为此,她应该对学生说一声谢谢,正因为此,她没有理由不爱她的学生。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全部精髓就是爱。”中学毕业时,她因为爱父亲,才爱教师,而今天,她可以说因为爱学生,才更爱教师这个职业。
    五、风雨兼程
    生活的艰难让她思索,工作中的花朵让她喜悦,同时也让她沉静。她在生活和工作中寻求着平衡,在平衡中她追寻着那远方爱的风景。
    2007年9月,她身为教导处主任主抓毕业班工作。当时毕业班的情况是十位老师见了她,就得有十位老师说这一届中考准砸锅,因为这一届招生时,全唐口镇小学毕业生是七百五十多人,可学校只招了373人,流失的近四百名学生几乎可以说全是优等生,这一届学生可以说是建校史上人数最少、生源最差的一届。如果要想在全区中考成绩喜人,只有将现有学生中的二梯队学生培养到一梯队,将三梯队学生培养到二梯队,将所有后进生拔高再拔高,这实在是太难了。再难工作也得去做,她和全体教师不怨天不怨地,掀起一个又一个学习竞赛热潮,集体备课再集体备课,试卷习题精挑细选,师师合作,生生合作,班班合作,科科合作,学校在经费上也全力支持。那一年她和毕业班教师时刻奋战在一线上,共同走过了2007的风雨迎来了2008的阳光。08年中考,升入实验中学学生人数149人、升入济宁二中学生人数145人,均创历史最高水平。
    2012年,唐口中学实行扁平式管理,推行级部负责制,而她又一次站在了中考的最前沿。唐口中学布局分东西校区,初一初二初三在东校区,初四在西校区,两校区之间相距约二十里地。她一边主抓初四毕业班全体学生的吃、住、学,一边带初三年级的历史课。她每周最多能回一次回家,实际上是常常回不了家。家成了她的旅馆,学校成了她的家。很多关心她的同事们,都劝她“别教课了,这样太累了。”甚至学校领导也提出让她重点抓毕业班就行,可以不教课。可她却说:老师就应该站在讲台上,如果她离开了讲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她骑电车穿梭在东西校区的乡间小路上,幸福着她做老师的幸福,快乐着她做老师的快乐。很多时候,晚上上完两节晚自习已近8点,她再一人骑车往西校赶。尤其是年前下那几场雪的时候,因为路面结冰很难骑,冬夜里,没车的时候,她走车辙,有车的时候或者实在是路滑,她就推着走,平时25分钟的路程,她走了一个多小时,要说一个女人走在冬夜里无人的路上害怕吗?害怕。可她却不害怕,因为她心里难忘那个身患癌症,甚至双目失明后,还让她妈妈给她拨通电话说:“老师我想你,我还想听你讲课。”的那个女孩,因为她前行的地方有她心的深深牵挂。所以她不孤独、害怕、疲惫,所以她才能碾雪破冰风雨兼程,生活着教师的生活;快乐着教师的快乐;幸福着教师的幸福。终于在芬芳的六月她听到了那花开的声音——陈茜同学获得了2013年济宁市中考状元! 2013中考再一次刷新了唐口中学教学质量的辉煌史。
    2014年的九月,她又一次站在了教育教学的起跑线上,她一边抓好教导处、教科室、级部工作,她一边又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和历史课教学工作,又一年与老师们一起奔跑在唐口教育的幸福路上,为能向唐口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坚守岁月!很多老师都认为这样太累了,可她却说,只要能站在讲台上,只要能与孩子们在一起,心就觉得年轻、幸福,心就永远不会累!
    2016年9月,已经霜染双鬓的她又一次背起爱的行囊从新出发,她又一次坚定地响应党的号召到济宁市嘉祥县支教,她又一次带着梦想走进了日升月落里,她又一次带着希冀走进了风花雪落里……这一路走来,恶劣天气时常伴行,有雾霾、有冰雹、有风雪、有暴雨、有607城际公交的差点侧翻的危险……但这些都不是事,只因爱在前方,只因为爱前行!她将继续教育教学的领域,勤奋敬业,激情逐梦,她守望校园的浓绿,她守望终生热爱的三尺讲台,她守望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真正践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老骥伏枥,俯首前行!
    多年来,她一直扎根一线,年度考核连年优秀,所教学科和所带班级在全镇、街教学质量检测中多次名列前茅。她接过倒数第一的班级,取得了班级正数第一名的成绩;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她主抓过人数最少、生源最差的毕业年级,却创下建校史上升入重点中学人数最多的奇迹。多次获市级教学能手、市级教学设计一等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省创新教育优质课一等奖等20多项奖励。她多次在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和市级新课程培训班上执教公开课,并多次参加我市组织的名师送课下乡活动。她先后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区“优秀教师”、区“师德标兵”、区“十佳教师”、 区“十大杰出青年”、 区“学科带头人”、区“运河英才”、区“三八红旗手”、区“教师专业发展先进个人”、区“运河名师”、 区“十佳诚德之星”、 区“教学先进个人”、 区“三等功奖励”、区“嘉奖” 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区“运河名师”、区“劳动模范”、 区“感动任城十佳人物“、市“教科研先进个人”、 市“师德报告团成员”、市“师德模范”、 市“孔孟之乡最美教师提名奖”、市“优秀教师”、省级“优秀学员”、 省“创造教育先进个人” 、省“课程资源专家”、 山东省“特级教师” 山东省文明家庭等30多项称号。多年来,她历任《济宁历史》、济宁市《初中历史中考指导》、《孔孟之乡历史名胜》等书副主编、主编,并参编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等,她还代表济宁市参加了全国北师大版历史教材编写与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教学理论书籍,撰写了大量教学论文,多次公开发表;她荣获国家专利一项;她主持和承接的四项省、市级课题均已结题。她的事迹也曾被载入当代任城杰出青年创业历程《奋斗与收获》一书。多年了,她也曾数次接受记者采访,也曾先后被区日报社、区电视台、济宁市日报社、济宁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然而每一次,她都觉得是对她良心的叩问、是对她心的检阅,每一次她都觉得是在对她说:“别忘了,明天,学生还在教室里等着。”
    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关情 ”。在二十六年的守望中,她愿用无悔的岁月为孩子们沉淀精神的沃土,让每一颗种子发芽;她愿当坚定的基石,为孩子们铺垫成长的阶梯,让每一颗幼苗吐绿;她愿像温暖的春风,为孩子们吹开理想的花朵,让每一颗心灵幸福。二十多年的从教岁月,二十多年的黑白流程,回望这一路春夏秋冬,她有伤感也有遗憾,有忧伤也有欢乐。但她只想说:选择了,就不能轻言放弃;努力过,就不再后悔;经历过,才是真正的生活!

 
 

bt365滚球版权所有 网站保留所有权利,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鲁ICP备13025000号
bt365滚球信息中心制作.通讯地址:济宁市红星中路1号2号办公楼 邮政编码:272000
联系电话: 市教育局办公室:0537-2314365  市电教馆:0537-2651659